乙肝五项又被称为乙肝两对半,是专门用于检测乙肝常用的血清学检测的指标,是通过抽取静脉血,检测血液中乙肝病毒的存在情况,检查较简单,耗费时间短,具体检查内容包括乙肝表面抗原(HBSAg)、乙肝表面抗体(抗-HBS)、e抗原(HBeAg)、e抗体(抗-HBe)、核心抗体(抗-HBc)。
乙肝表面抗原(HBsAg):乙肝病毒的外壳的蛋白质,自身不具备传染性。但是会随着乙肝病毒颗粒的存在,将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作为感染乙肝病毒的标志。如果被感染上乙肝病毒的话就会在感染后2-6个月血清转氨酶还未上升时,便可检测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。
乙肝表面抗体(抗-HBS):是体内产生的对抗乙肝病毒的抗体,一般在乙肝患者的恢复期出现乙肝表面抗体阳性,另外若有注射乙肝注射疫苗,乙肝表面抗体也会显示阳性,表明人体对乙肝已经具有免疫力。
e抗原(HBeAg):产生于病毒内部,可分泌到血液中,通常在乙肝病毒感染后,表面抗原阳性同时,或其后数天便可测得e抗原阳性,表明乙肝病毒活跃,是具有传染性的指标。
e抗体(抗-HBe,HBeAb):是人体针对e抗原产生的,在e抗原转阴后数月便会出现e抗体阳性,e抗体阳性有两种原因,一种是病毒的传染性变弱,患者处于恢复期,另一种就是病毒产生了变异,此种情况下血清中无e抗原,但产生了e抗体,需进一步做HBV—DNA检查判定是否有乙肝病毒的存在。
核心抗体(抗-HBc):在乙肝表面抗原出现后3-5周,乙肝症状出现之前一般便可检测出核心抗体阳性,有IgM和IgG两种,抗HBc—IgM阳性表明有传染性,需进行抗病毒治疗;抗HBc—IgG阳性表明是以往感染,无传染性,不需进行抗病毒治疗。
乙肝五项检查的结果详解:
大三阳:乙肝五项指标第1项、第3项和第5项阳性,慢性乙型肝炎、乙肝病毒耐受期携带者、急性乙肝早期、乙肝肝硬化患者检查结果均会显示为大三阳;
小三阳:在乙肝五项检测指标中的第一项、第四项和五项,乙肝病毒的感染者的经历没有症状的清除,乙肝患者群体经过抗病毒治疗病毒复制得到抑制且肝功能恢复正常,检查结果均会显示为小三阳。